返回校区首页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知名的高校,均以原文转载以便同学们能够进入各高校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
 首页 / 性生理 / 性心理 / 性与健康 / 性美学 / 性教育 / 性文化 / 性故事 / 道德与法 / 课件下载 
栏目导航
 性文化 
当前位置: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网>>性文化>>正文
对于古代性文化要取其精华
2015-04-21 19:50   审核人: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方面都有深远的文化底蕴。在性文化当中,也有健康的方面以及封建的一面。对于古代性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古代性文化的优点

  1.形成了观察入微的中华科学,总结出正确的性规律,性知识,对人体的正常和异常性规律都有充分认识。

  2.有长期丰富的性实践经验。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最大优点,就在丰富的性生活实践经验。既有求仙的错误目标,却又有长期脚踏实地的进行唯物手段的实践。

  3.以健身养生为主要目的。中国古代的性生活经验和性锻炼经验,一不为竞技演示,二不为两性互相玩弄,而是为了增加房事幸福和身体健康,最起先最原始的目的是"养生保健"。

  4.中国古代的性生活经验和性锻炼经验,都不是少数人专有的,而是普通人都能够学习能够使用的。而且方法都简单,随时随地能做,无需设备、器械。

  5.对于人类的性规律,不满足于被动的解释,还要主动进行控制。中国古代性文化思想,可分被动和主动两个范畴,主动范畴是对人类房事规律的发挥和改变,不拘泥于被动的解释,想要发展人的性机能,要它为我们所用。表现有两点:一是"还精补脑",用来求仙,这是试图进行错误的改变。可是,还有一个正确的改变,人们认为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可分割。正是中国古代性锻炼的人发现了它们的可分关系,健身延年。

  6.中国古代性经验,最独特的成就之一是延迟房事时间的技巧。这是古代性锻炼法最大最突出的长处。古人练求仙的具体方法就是先闭精然后练气感,已经有两千年。因此,闭精是他们最拿手的方法,积累了极多、极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现在不要求闭精,只是把他们延迟房事时间的方法使用过来,在性生活中让每个人都能延长时间;在医学上,治疗早泄。

  7.中国古代性文化具有中国医学、性科学和养生学的共性优点:第一是人身的整体观念,把人看成全身关联的有机整体,甚至看成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从来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作局限的治疗或锻炼。第二是锻炼(也包括治疗)的整体观念,一贯强调"内外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中国古代性文化确实存在缺点

  以"求仙"作目标,形而上学。古代性文化走的道路是由普通人的性保健开始,到少数人的健身性养生,再到更少数人的性修炼。开始还属于健康、延寿的范畴,随后不断向空想、玄虚发展,目标转向"求仙"后,完全走向畸形。"求仙"的概念是指"普通人通过修炼可成神仙",这是个历史性的大错误,两千年来,多少代人,为这个不存在的想象浪费了一生精力。

  古代性文化典籍是很丰富的,可是很多文字深奥难懂,造成研究的障碍。而且古代性文化从健身性养生向求仙发展后,便秘而不宣,用隐语说话,什么黄芽姹女之类,难为人理解,使很多经验没有传承下来,理论和文字都给人很深的落后错误印象。

  除求仙外,还有主张"还精补脑"。在解剖知识缺乏的当时,确实大部分人都相信"精液上行于脑",但是,身体分泌物并未上行到脑子,"还精补脑"只是一种气感,并不是真把身体分泌物驱赶上升到脑子里面去。

  第四,过分夸大身体分泌物的宝贵性,认为精是生命之源。闭住精,就成仙。把实质的"身体分泌物"和中医学里面概念性的"精"等同为一,认为闭住身体分泌物是成仙的决定手段。从现代生理上讲,身体分泌物定期正常排泄,对健康有利,如果身体分泌物蓄积,则对生理和心理都不利,所以,有人标榜"终生不泄,保持童男"的古代闭精方法是错误有害的。

  中国古代性文有其实用意义

  中国古代性文化和性实践经验,到底有哪些可供现代人利用的呢?总的说,丰富的性知识是这些经验的基础,和现代性科学基本一致。具体归纳,一共有五点,这是中国古代性文化独家具有、极具特色、实用价值最高的,又是一两千年历史以来千万人不懈探索得到的经验结晶,就是"中国式性经验五大特色"。这些特色,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是"中国式性经验五大应用"。这五条,是我们对祖先性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筛选,并且长时间探索实验而总结出的,也可以叫作"中国式性经验五项成果",即:(1)广大人群用的性锻炼方法:男子性保健操;(2)女性锻炼方法:女子性保健操;(3)延迟房事时间术:包括运用技术和锻炼方法;(4)小高潮放肆术:包括运用技术和锻炼方法;(5)中国式综合房事技巧:中国性功夫、包括运用技术和锻炼方法,还包括中国式性知识。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开发区长宁街11号 邮政编码:036000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