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许多国家都可以获得紧急避孕药,但紧急避孕药并未能对降低意外怀孕率产生预期效果。原因何在?从前的一些障碍已变得日益少见。事实证明确有紧急避孕药的市场;众多厂商和经销商也热衷于供应产品;许多国家开始将其纳入规定、职前培训和服务内容。
但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不了解情况仍是一个重大障碍。根据人口与卫生调查以及其它国家一级的调查数据,在许多国家,仍有相当多人不了解房事后紧急避孕方法。2007年对纽约市在校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广泛的公共宣传和媒体报道,而且尽管紧急避孕药在美国属非处方药,但只有不到一半的青少年听说过这种药。
即使在比较了解这类避孕药的地方,使用率往往仍然相当低。例如,在英国,91%的妇女听说过“事后避孕药”,但只有7%的妇女在过去一年期间服用过。正确使用紧急避孕药比率较低的一个原因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看来普遍非常缺乏对生育、避孕和怀孕风险的基本了解。在法国,针对要求堕胎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一半以上的妇女当时不知道可能会受孕或无法确定是哪一次性交行为使其怀孕;只有少数妇女使用了紧急避孕药。在英国,对接受堕胎和产前护理的妇女研究结果显示,在根本不想怀孕的妇女中,只有10%的妇女服用了紧急避孕药,而每次在可能受孕时使用这一避孕手段的妇女甚至更少。
令人遗憾的是,最近媒体报道大大强化了妇女对怀孕可能性和紧急避孕药(以及其它避孕手段)的误解。 英国广播公司在报道肯尼亚妇女使用紧急避孕药情况时指出,“除了恶心、大量出血和抽筋等副作用外,经常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不孕,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加剧罹患癌症的风险。”美国一家主流报纸也宣称,“像许多传统生育控制手段一样,紧急避孕药加剧了血栓和罹患与激素有关的癌症等风险”。这些说法虽与事实不符,但却很普遍。这类负面的、有时甚至有点耸人听闻的报道使妇女产生恐惧心理,可能会使一些妇女在最需要使用紧急避孕手段时不愿服用紧急避孕药。
事实上,新闻媒体的误导可能会损害公共卫生工作。1998年,《柳叶刀》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儿童接种疫苗可能会引起自闭症(这家杂志社后来于2010年正式撤回这篇文章)。文章发表后,世界各地媒体纷纷报道,引起人们抵制疫苗,后来,为驳斥这一说法,有关方面花了数百万资金和开展了许多年研究。但其影响至今仍未消散:2009年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四分之一的美国父母认为,“某些疫苗导致原本健康的儿童罹患自闭症”,十分之一的父母不让其子女接种疫苗。
今天,渲染力极强的互联网可以迅速散播和放大新闻报道,尤其是那些耸人听闻的报道。一封流传数年的电子邮件讲述了一名妇女使用激素节育手段后中风并死亡的“真实故事”。最近,此事已变成“持续使用事后避孕药导致死亡”的故事。媒体对紧急避孕药的渲染性报道的背后原因可能是,以“科学”证据为由,其实是担心“不负责任”的性行为。
公共卫生人员和医务人员不能忽视当今新闻媒体的作用。准确的新闻报道在传播卫生风险、健康行为和新产品等信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耸人听闻的可怕报道则可以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通过无数次研究和几十年的使用,左炔诺孕酮单剂紧急避孕药已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对此已无必要进行新的研究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和传播科学。
要想驳斥互联网上流传的所有健康谣言以及地方报纸和杂志的每一篇不准确的报道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日益重要的是,当记者、一般公众和患者表示关注时,有关方面必须立即能够摆事实讲道理。在2009年主流媒体发表文章质疑左炔诺孕酮单剂紧急避孕药的安全性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组专家作出直接反应,针对普通公众,就左炔诺孕酮单剂紧急避孕药的安全性发表了一份言简意赅的声明。可在世卫组织网站上查阅这份由世卫组织、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和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以及紧急避孕国际联盟合作编写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