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对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切实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建立我校区疾病信息监测网络。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疾病信息监测工作规范。
监测员队伍的组成:
教职工监测员队伍由各部门指定专人组成,学生监测员队伍由各班级宣传委员组成。
监测员及各部门职责:
监测员:具体负责师生疾病信息监测工作。重点了解自己负责监测的师生有无发热、皮疹、咽痛、咳嗽、腹泻、腹痛、结膜红肿、腮腺肿大等症状发生。发现有上述症状者及时督促就医诊治。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应详细了解患病种类、可能的病因、在何处治疗等。同时把信息上报给医务部。
医务部:接到信息报告后及时核实诊治,不具备诊治条件的及时进行转诊并组织开展患病师生的追踪,了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确诊为传染病的按照传染病处置工作规范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学生工作部:督促学生监测员认真开展监测工作并且进行年度工作考核。
其它部门:督促本部门监测员认真开展监测工作并且进行年度工作考核。
校区管委会:根据疾病监测信息安排相关部门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启动相应的监测级别。
疾病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一、教职工→部门监测员→医务部专管员→校区管委会
二、学生→班级监测员→医务部专管员→校区管委会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管委会
2014-11-21
附件:
一、疾病监测常见症状的定义明确如下:
发热:腋下体温≥37.5℃;
咽痛:俗称嗓子疼,即咽喉部疼痛;
咳嗽: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的呼气,声带振动发声;
腹泻(拉肚子):每日排便3次以上(不含3次);
皮疹:颜色、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皮肤性状发生异常改变,可伴瘙痒或疼痛;
结膜红肿(红眼):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
腮腺肿大:单侧或双侧耳垂下方肿大,表面发热伴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二、监测级别
1.一级监测: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有无病例都需要逐级上报,为日报制。
2.二级监测:发现有发热、皮疹、咽痛、咳嗽、腹泻、腹痛、结膜红肿、腮腺肿大等症状的师生,有因病缺勤的师生时报告。没有上述情况时不需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