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区首页    
站内搜索:
 首页 / 部门简介 / 就医指南 / 医保须知 / 应急管理 / 体检须知 / 控烟工作 / 计生服务 / 工作流程 / 规章制度 / 部长信箱 / 下载专区 
栏目导航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食品安全 
 环境安全 
 饮用水安全 
 运动安全 
 传染病防控 
 艾滋病专题 
 结核病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艾滋病专题>>正文
艾滋病人病死率已降至20%以下 “零”艾滋全球在行动
2015-04-17 07:48   审核人: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经过近30年的努力,人类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零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的目标仍有距离。面对未来,对艾滋病的社会认识和采取的相应政策,需要加快从抵御关系向协作关系的转变,从“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艾滋病病毒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艾滋病病人是我们的朋友”。

  世界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下降,但全球艾滋病携带者数量依然很多,而且有老龄化趋势。

  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共同对抗艾滋病在全球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召开“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决定将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检测出的日子——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零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

  2013年11月2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其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的文章——《写在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文章说:“值此世界艾滋病日,我们聚集在一起,怀念因艾滋病逝去的朋友和家人,同时为未来难以置信的希望欢欣鼓舞。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世界各地流行、造成惊人破坏的疫情行将结束。”

  11月19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3年亚太地区报告显示,自2001年以来,亚太地区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下降了26%,其中很多国家的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下降了50%多。2012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为27万人,较2005年下降了18%,这极大地归功于获得抗病毒治疗人数的增加。

  不仅是在亚太地区,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在艾滋病的重灾区非洲大陆,艾滋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情况最为严重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下降近40%,从2001年的260万人下降到2012年的160万人;2012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120万人,较2001年的150万人左右下降了22%。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球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与努力。尤其是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使得该地区因性传播染上艾滋病的患者数显著下降。全球有望在2015年使90%的患病孕妇获得抗逆转录病毒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患艾滋病的数量。

  虽然这些数据令人激动,但是该署11月1日公布的《艾滋病毒与老龄化》报告指出,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3530万人中,约有360万人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约290万人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全球艾滋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西迪贝认为,“这种形势正在导致生命的消逝。我们要比以往更加注重艾滋病人的具体需求和对他们的服务,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

  医护人员接诊艾滋病病人时,不再身穿五六层隔离衣裤、戴四五双手套……而是和做普通检查、注射时一样

  199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鸡尾酒疗法,将这一世纪瘟疫变成了可治疗可控制的传染病。截至目前,医学界已经研制出30多种抗艾滋病毒的药。目前,艾滋病病人病死率已从近100%降至20%以下,艾滋病也由致死性疾病慢慢转为和病毒性肝炎一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对艾滋病原理的完全了解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已经使医护人员摆脱了过去沉重的压力与负担。赵敏向记者表示,护士们现在为病人做检查和注射时,不再像最初那样戴上厚厚的手套,而是和做普通检查、注射时一样,这样不仅更加准确,也给病人带来安慰。“医生和病人都在共同经历,时间长了,了解了,也就没有心理障碍了。”

  如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对艾滋病防治给予高度重视,从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行动计划,到扩大宣传力度,艾滋病的社会认识和采取的相应政策正在实现从抵御关系向协作关系的转变,从“以病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

  全社会需要行动起来,进一步增加对艾滋病的了解,才能消除对艾滋病人不应有的歧视和污名化

  虽然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有了正确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普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还是普遍存在,这成为防治艾滋病的一大障碍。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2011—2015战略》中,终止艾滋病相关污名、歧视、性别不平等和针对妇女儿童的暴力被反复提及,成为实现“零”战略的重点工作。

  赵敏忧虑地表示:“很多人把艾滋病视为‘脏病’,致使患者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我接诊的很多病人,不愿意说自己的患病原因。我问他们,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吞吞吐吐……”她认为,人们不应该在道德上对艾滋病病人“判刑”,需要破除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赵敏表示,全社会需要进一步增加对艾滋病的了解,除了了解它的传播方式、途径之外,也要知道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治疗良好可不影响寿命。很多人认为得了艾滋病“必死无疑”,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社会的恐慌、歧视情绪。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理事会2010年发表的年度报告认为,“污名和歧视仍然严重阻碍了有效应对艾滋病毒和紧急扩大规模的努力。必须解决污名和歧视的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现有的消除污名和歧视的方案虽然在产生效果,但这些毕竟太有限,需要立即扩大规模。”

  为此,全社会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不要歧视艾滋病人,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理解与关爱。2012年,西安出现了一个“艾滋病感染者请您喝茶”的小摊,既得到许多人的参与,也收到了一些疑惑的目光。摆摊者坦言,他感激愿意喝水的市民,也理解那些不愿接受的人。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宣传,减少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用来悼念所有因艾滋病去世的人。今年烛光纪念日的主题就是“用心点燃,用爱传递”。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聚在一起,点燃蜡烛,寄托哀思,畅谈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感受,消除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会上,中国防艾滋病宣传大使姚明真诚地说:“我想在几年工作中利用我的社会影响力,使更多的人科学地认识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不应有的歧视与误会。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艾滋病毒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艾滋病人是我们的朋友。’”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开发区长宁街11号 邮政编码:036000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