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是用心理测验作为测量工具的一种测量。通过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人的个别差异。心理测量学上,把对自己态度、情感等主观感受和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进行分级或量化评定的活动称为心理评定,心理评定所用的工具是心理评定量表,简称评定量表。心理测量的对象一般是智力和个性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心理测量必须对心理特征进行量化,也就是给事物的属性指派一定的数字。心理测验是标准化测量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它就具备了“尺子”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尺子”包括测量的内容、步骤的规定、评分标准及测验结果数量化的方法。因此,心理测量的“尺子”不像物理的尺子那样恒定,而可能有误差;准确性也会因被测试者的主观态度而受到影响。由于人在心理测验中所持的不同心态,测验中会有不如实回答问题的现象,因此有的心理测验不得不在题目中设立测谎题目,以判断被测试者心理测验的可信度。一个新的心理测验的研究制定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一个较长期的反复取样、修订的过程。有的心理测验需要在使用中不断修改,以建立新的修订本,即常模的修正。特别是应用心理测量量表进行评定的方法也有其不同于一般心理测验的地方,前者更偏向于观察、晤谈这样的临床方法,因此把前者看作是观察与测验法的结合更加准确。
由于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心理科学才在我国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因此目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大多是由国外的现成量表修订而来。由于人们使用的量表不同或版本有异,导致不同的人用“尺子”量出的事物差异较大,从而造成相互比较的困难和研究的不严谨性。
针对目前一些高等学校存在的滥用心理测量量表和错误解释心理测量结果的现象,教育部组织我国心理学专家用三年时间研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主要包括四种相关量表:《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利用这一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健康指导的学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主要用来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尝试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用来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心理测量的局限性:
1、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施测率是施测人数在应测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学校进行学生心理测查,当然希望有更高的施测率,而因种种原因很难做到100%施测,而且因学生个人对心理测验的恐惧或偏见,参加测试的学生中也会出现不认真作答等现象,这样就会使数据失真或无效。而可能有问题的人群也许就在未测或无效数据这个范围中。
2、受生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是动态的,心理测验的结果只能大致描述目前人的心理状况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心理状况的全部。
3、心理测量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以此为参看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