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痛风病家族史者易患痛风。因此,将家族中有无痛风病史的人,作为判断某人是否易患痛风的主要因素。痛风的发生还有很多后天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饮食及肾功能损害等,与痛风的发生有很大关系。经研究发现,肥胖和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的人易患痛风。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流行病学业调查的结果也显示,除了遗传这一重要患病因素外,肥胖的人较瘦人易患痛风;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易患痛风;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风;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可见,痛风的发生与多种致病因素相关,预防痛风,当要采取综合措施。
饮食原则:痛风病人应长期控制嘌呤的进食量,饮食中应采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以蒸、煮、炖、川等用油量较少的烹调方法。总热量应较正常饮食略低 10-15% ,以免肥胖。不宜参加剧烈运动,酒精饮料应严加控制,多食用含水量高的瓜类、水果等碱性食物,并饮用大量水分维持一定的尿量,有利于尿酸盐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