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区首页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知名的高校,均以原文转载以便同学们能够进入各高校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
 首页 / 性生理 / 性心理 / 性与健康 / 性美学 / 性教育 / 性文化 / 性故事 / 道德与法 / 课件下载 
栏目导航
 性美学 
当前位置: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网>>性美学>>正文
中医性美学概述
2015-04-21 16:51   审核人:

    1、中医学、性学、美学、性美学及相互关系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是古代中国哲学、科学、史学、文化和医药学的集大成。今天中医学是广义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中医性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性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性学又为性科学,是以人类的性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性科学一词最早为德国医学家I.布洛赫在1906年首先使用,德文原文为sexual wissenschaft,后译为英文sexology,即为性学。国际上性科学与性学的含意基本一致,后者包括的内容要更宽泛一些。考虑到性爱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文明进化的关系,性科学这样一个特定的研究分支,应成为总的“人类科学”(science of mankind)的一部分。布洛赫的这种远见卓识奠定了性科学这门综合学科的基础,性科学的研究领域不能局限于生物学,更不能局限于医学,而是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领域。

  美学是研究美、艺术、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总结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建选产品的实践经验的一门科学。美学的思想在古代已有萌芽。它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750年德国的鲍姆加登第一次以《美学》命名的论著开始。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如康德、谢林、黑格尔等,都把美学作为他们自身的哲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什么是美,众说莫一。这是因为产生和构成美的要素和维度很多,欣赏和审度及体味美感的客体则更多。可以去繁就简的概述那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是动态的对称、均衡,就是和谐。从这点来讲中国文化的精深博大的确令人叹服。

  性美学是研究性及相关领域美的普遍规律及一切与性相关的审美活动的科学。它是一个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艺术的综合学科,是人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基础和制高点。性美学不是一个点和线的构成,而是一个面和几何体的体系,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性和美是古老与现代的连续和并存一样,性美学又是古老和传统与现代的续存和升华。性美学研究包括性美学基础理论研究、性美学史研究和性美学各分支研究三个部分。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性生物解剖学层面、哲学层面、心理学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及相关层面如民俗、民族等。性美学史研究主要包括性美学及其文学艺术文化的渊源、形成、发展、变化等一切相关联的领域。就如同美学本身一样,性美学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密不可分,而且在许多时候直接为它们所影响,如历史、民俗、民族、伦理等。

  中医性美学就象美学和性学一样是自古存在,自发创造和运用,自发完善和审悦却又未自觉运用和研究的跨学科的分支综合学科。它的提出和研究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医学、美学、性学特别是中医性科学的体系,也将完善中医美学的体系。中医性美学尚无明确的提出和描述,更无系统和直白的研究。所以笔者拟尝试由文化、哲学、中医药学、房事养生学和史话中加以回味研习。实际上其核心在于追忆先哲在性与美、医与美及三者相互关系的匠心和奥义;在于自觉的在中医药学的临床、科研、教学中将美和性的因素加以注重和考量,使关于人的科学能真正做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中医的人文性、科学性、辨证施治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历史及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2、中医及文化中的性美学渊源

  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动态的阴阳存在和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消长及相互转化。这恰恰也是中国美学和中国性学的精髓所在。而文化通常指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正是基于此点,探讨中医性美学的渊源和形成发展就有了浩如烟海又有序可循的路径,就可以将他们共置在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中加以研究。

  2.1 太极阴阳与中医性美学

  太极这一范畴,在中华古代文化哲学与美学史上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易经》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从字义上解,蔡清云:“极字所从来,本是指屋极,故极字从木。今以理之至极而借此以名之……太字是大字加一点,盖大之有加焉者也。既曰极矣,而又加以太,盖以此理,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一极字犹未足以尽之,故加太字于极之上,则至矣,尽矣,不可复加矣。”这就是说,太极智慧所揭示的,是“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的宇宙本体,从而也应是美的本体。所以太极的哲学意义,简而言之,就是万物的本原。在道家来看就是“道”;在儒家来看就是“气”。这实际上也是中医学和性及性学、美及美学的本体。

  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中国之美、中国之性的基础可以从太极图中全景展示。《易经》以阴阳学说论述天地万物和人间万事的变化法则,并形象地以八卦太极图表示。图中央的阴阳鱼,白鱼为阳,黑鱼为阴;白鱼的黑眼表示阳中有阴,黑鱼的白眼表示阴中有阳。这一动态的图形体现出阴与阳都始于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循环往复,生化不已。太极图四周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卦和坤卦的组合是八卦的基本卦。乾为天,由三阳爻组成,属纯阳;坤为地,由三阴爻组成,属纯阴。八卦中的其余六卦,分别为由两阳爻和一阴爻或两阴爻和一阳爻经排列组合形成三爻一组的组合卦。这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进行两卦一组的再组合,总共形成八八六十四卦。八卦贯穿着矛盾对立统一的阴阳之道,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渗透到中国古代的一切学术领域,中医学、美学、性学也以阴阳学说为其理论基础。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两个部分,阴阳相辅相成,两者互相渗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既矛盾又统一,整个宇宙就是一个阴阳的矛盾统一。太极图一半为阴,一半为阳。阴阳,是中国宇宙最概括和最基本的划分,“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构成。但中国的阴阳,不是西方的对立统一,而是相互补充。太极之美是大圆之美。就太极图来看,图中的S曲线正是龙的图形。我们可以说,龙是太极图的形象符号,太极图是龙的抽象象征。太极图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了中国的天道:一个无穷循环的圆。世界各文化都崇拜圆,然而各文化的圆又是不同的,西方的圆是几何学的圆,而中国的圆,则是太极图的圆。太极图所象征的中国天道无限循环的圆,是由阴阳互动所推动的,黑为阴,白为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黑从大到小,又化入白;白由小到大又化入黑,阴阳转化,运动无穷。这种和谐、互补、转化的圆美之道,在后来的五行学说中体现的更为完美。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是相生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是相克的,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由于有五种因素,其相克相生就可以有很多形式,其中最受重视的形式就是,五行中任何矛盾的两行之间,不采取直接对抗的方式,而是用调节和反馈的方式间接地作用于对方,使整体达到平衡与和谐。这种和谐无论于天于地、于人于物、于性于美都是永恒的。

  《易经》在太极八卦之中表述了很多性与美、人与爱及生命形成的哲理。例如《易经·第五十四卦归妹》有“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意思是说婚姻嫁娶,是合乎天经地义的大事。天地要是不交合,就不会有世上兴旺的万物。男婚女嫁,才能传宗接代,生生不息。而归妹卦的“象日:帝乙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就是周文王娶亲的典故。 《周易·系辞下传》有“天地姻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的论述,即天与地,男与女,都归属于阴与阳两个对立面,阴阳必须交合,才能衍生出世间的万物来。男女交合媾精,就有了万物的生成和人类的繁衍,也就有了天理人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和“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衍生出来的男尊女卑,构建起千年不变的稳固封建社会秩序。

  有关乾为阳,为天,为尊,为男;坤为阴,为地,为卑,为女的论述,是《易经》的基本哲学理念,“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因而“乾刚坤柔”,就成为女子应以柔顺来服从男子刚强的天经地义之法。但换个角度,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说教,从男女性及美的维度去看,则是世间万物男与女、雄与雌的最为本质和均一的唯美至高表现和境界。可以说无论从医、从性、从美阴阳互存的大圆之美,都是中国性美及性美学的核心和渊源之头,当然也是中医性美学的精髓。

  2.2 儒家文化与中医性美学

  《易经》是儒家最早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之一,因此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中国古代中医学、性学及美学思想理论主要代表着儒家的学术思想。然而阴阳学说也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因此从源头上说,中国古代的中医学、性学及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应该为儒道两家所共有。因此将太极阴阳学说独立于儒道等各家学说而先于阐述。先秦时代,主要有六家哲学学派:儒、道、墨、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散佚,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是阴士思想,虽非显学,但影响广远。儒家先秦最具代表的性与审美文化的先哲为孔子、孟子、荀子。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于宋明形成的儒家程朱理学,对性学及性美学的影响亦非常深远。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奠基者。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是仁学,他的审美理论实际上是从仁出发去观察和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所得的结论。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而孔子的美学思想本质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使审美和艺术能够通过个体的天性去实现全体的意志。具体为“成于乐”和“游于艺”。何谓“成于乐”?孔子自己曾作过说明。“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所谓“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学习来造就一个完全的人。之所以要高度重视、高度肯定乐的重要意义,就在乐对于人性有感染陶冶的作用。何谓“游于艺”?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实际上就是修身养性,就是掌握各种与物质有关的技术和技能,以达到美与善的至高境界。

  有趣的是相传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其中《易》、《诗》、《书》、《礼》、《乐》五经为孔子所注,《春秋》为孔子所著。而所有著注的首篇都以性爱、婚嫁之美肇始。《易》首篇讲的是乾坤两卦,乾卦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厚德载物,阴阳合德,才能生生不息。《诗》首篇讲的是《关雎》,讲述君子淑女之道。《书》首篇讲的是“舜不告而娶”讲述治家同治国之理。《春秋》首篇讲的是“郑伯克段于鄢”的史实,其“微言大义”尽在不言中。

  孔子的审美观还可以归纳为在“诗”的层面要达到兴、观、群、怨。所谓“兴”就是“感发意志”,就是“引譬连类”,指的是诗歌创作上和作用上的特点。孔子提出“兴”这个概念,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深刻地揭了“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特征;所谓“观”就是“诗可以观”。强调从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的角度观察审美和艺术;所谓“群”就是“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就是人类为社会群体,社会就是人和人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要有仁、有义、有艺,用诗和艺术来冶人、交往人,使整个社会和谐美满;所谓“怨”就是指通过诗对当时的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弊病进行批评,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针砭时事,泄导人情”。孔子还提出了诗(艺术)的评价标准(美的标准)为“思无邪”。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要求诗的归正和正义,要求诗“温柔敦厚”。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和社会的“温柔敦厚”的美德。

  孔子还对自然美的欣赏从人格的角度做了优美的概述,时至今天都充满哲理和美韵芬芳。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将人和自然的属性品格美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以自然美喻以人性美。在动和静、高与缓、刚与柔中体现了阴阳动态衡的和谐大美。孔子更认为男女既男女之事(性)为人之大欲和自然本性,是阴阳相合之美。他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个观点奠定了后世中国几千年的男女、婚姻、家庭、子育及情爱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性与爱、性与美、性与社会和谐存在和发展的“宪法”,更是性美学的最为理性和具体的揭示。

  孟子是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美学家,其出生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形成了儒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思孟学派。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对伦理审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审美理论。

  孟子在儒家先哲中首开对个体人格美的论述。他提出:“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至于心,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然耳!故理义之悦我,犹刍豢之悦我口。”明确指出对美善及美感的体味,理义的美好可以和声、色、味一样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而这种“理义”是道德精神和人格的。同时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明确地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正因为如此要养自已的“浩然之气”。他认为人一旦达到浩然之气的境界,就会自觉地通过努力把客观的社会伦理道德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欲求,即情感意志要求;于是产生“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的客观效果。这就是说,浩然之气是一种善的最高境界。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美的最高境界。同时孟子强调美感的普遍性和审美活动的社会性,最早发现了人类美感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因而不仅要求“与众同乐”,还要求帝王要“与民同乐”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开发区长宁街11号 邮政编码:036000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