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区首页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知名的高校,均以原文转载以便同学们能够进入各高校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
 首页 / 性生理 / 性心理 / 性与健康 / 性美学 / 性教育 / 性文化 / 性故事 / 道德与法 / 课件下载 
栏目导航
 性教育 
当前位置: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网>>性教育>>正文
性教育与代沟
2015-04-20 21:36   审核人:
一、中国性教育现状

    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以“礼仪之邦”闻名天下,形成的文明精髓博大精深,但是封建文化却压迫了对性知识的探索和渴求。即使是到了现代,根深蒂固的廉耻观依然让性知识游离在“淫秽”的边缘,为所有“正派”的国人所不齿。传统性知识的传播和发展是在地下缓慢进行的,这种不健康的生长环境扭曲了性的面孔和内涵,使得性知识领域不能像其他科学文化领域一样得到快速发展。可以说,中国目前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体系,更别提完善的性教育系统了。

    性教育是根据人一生的性生理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性知识介绍,使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懂得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和发育期的各种现象以及生理和心 理上的各种变化。同时,还要着重进行性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性行为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自我控制的意义,懂得正确对待性、性欲和性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可是,在我国人们一提性教育就唯恐造成“性自由”怕扣上“性解放”的罪名,其实,性教育同“性解放”有着本质区别的。“性解放”是一种主张两性关系绝对自由的腐朽思潮,它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二十世纪初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二战以后席卷西方世界。

    学习性的知识,了解性的生理变化,适用性的技巧,免遭性问题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危害,是人生的必修之课。相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躲在被窝里偷翻生理卫生课本这种做贼似的经历来说,现今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无疑大大拓宽了。多数学校都针对青少年学生专门开设了生理卫生课程,网络的普及也使得青少年能够方便的查询到他们感兴趣的性知识。但是,多数学校的生理卫生课程是有名无实,或者所授的内容避重就轻,真正涉及到性知识领域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家庭内部的性教育跟不上,使得当代青少年仍然接受不到系统科学的性教育,他们对所谓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形成的观念以及性取向让我们担忧。

    我在网上详细搜索了一下性教育的相关内容,其中有一篇针对15位青少年进行的“性教育”调研报告引起了我的关注。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无一例外的对“性生理”均有所了解,但了解的程度不一,而且获知的途径全部来自家庭之外,如学校书本、传媒、同学间的交流。但是,“性心理”、“性道德”等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他们中的多数人。15人中,除了一位17岁的男生不希望父母充当自己的性教育者外,其余14人都表示,父母的性教育对他们很重要,只要方式轻松、随意,因为“父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对我们的成长绝对有好处。”

二、代沟和代沟冲突

    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或者说代际之间有一条鸿沟,阻碍了老少之间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的沟通。

    代沟的症状与表现是: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依附性减弱,独立性增强,从而使亲子两代人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一定的距离,由于态度的不同及意见分歧,因此出现了一条心理上的鸿沟。致使青少年朋友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有事不愿与家长谈,宁可与同学谈,甚至以不满、顶撞、反抗、违法等方式试图摆脱成人或社会的监护,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判断是非的标准。

   “代沟”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在时间上不可避免的历史事件,同时又是一个生物事件。前者是指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使老年人和青年人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经历,历史发展了,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任务肯定会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一个人由青年到老年,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所以说,代沟的产生是有其必然性的,不同时空的代沟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代沟问题必须要进行正确对待和引导,争取不让代沟无限扩大,尽量避免产生代际冲突的后果。

    代际冲突是代沟激化后产生的。上一代人的经验,在解决青年人所面临的同样问题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他们对青年人的所作所为有许多看不惯和无法接受之处。因此,两代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等方面的沟通与传递方面发生了困难。彼此陌生和不理解就是突出表现。而这种不理解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也变得愈来愈大,以至于在文化传递的某些方面发生断裂。于是,代际冲突便由此产生。

    代际冲突更深刻的内涵是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的冲突。大众传播媒介的扩张给下一代注入了新的风俗、新的观念,下一代正是这些现代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而作为旧习俗维护者的上一代对新东西看不惯,两代人的距离也就被拉大了,在家庭内部,婆媳关系难处,亲子隔膜已成普遍问题。

三、性教育缺失对代沟的不良影响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深浅程度不同的代沟。如果两代的思想差距太大,或者双方长期缺乏沟通,则很容易演化成代际冲突,造成不良的后果。性教育缺失就是这样一个重大隐患,严重威胁到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当子女进入青春发育期,性生理、性心理出现骤变,这时期的性问题,更需要父母的关注和过问,但由于大部分家庭对性问题处于禁锢和封锁,以及孩子的害羞、隐秘心理,又常为父母的过问带来困难和阻碍。再加上学校教育在这方面也是欲遮还掩,导致子女与长辈在这方面的沟通日益不畅,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自己对性知识的渴求,严重的可能还会带来父母对子女正常两性交往的干涉、监控,最后就会导致代沟扩大,为代际冲突埋下隐患。

    还是以我从网上搜索到的那个性教育调查为例。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不再谈“性”色变,大部分被访者都表现得落落大方,这说明下一代已经基本跳出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性不再是躲避、难于启齿,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这种前提下,被访者都表现出了“希望父母主动引导”的愿望,而他们的父母则基本都“忽略”了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

    面对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6个女生都是事发后告诉母亲,由母亲帮助解决问题的。2个是同学指导的。而被访的7位男生首次遗精后几乎都没有和父母正面交流,父母发现问题后也没有当面和他们提及。“从父母的眼神看,他们知道,只是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给我讲吧,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装懵。”

    青少年在父母的性教育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渴求。17岁的刘亭亭至今仍觉得月经初潮时的经历非常温馨:“那是母亲第一次,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给我讲和性相关的知识。我很感激母亲温和的眼神和轻松的指导。但遗憾的是,妈妈她并没有借此机会,更深地给我谈谈比如男女‘长大’后的一些心理生理变化,以及男女交往的一些具体情况。”15岁的张月也表示自己“最信任的人是妈妈,但觉得和她谈这个问题很难为情。希望她能在适当的时候主动给我讲这些。”男孩子小军也说:“其实,说不懂吧,小学六年级我就晓得一些事了,不过也属于‘半懂不懂’,如果他们趁此机会,随意讲讲,对我应该有好处吧。尴尬总会有的,不过总比不说好。”

    面对下一代对性教育的渴望,被访者的父母的表现无疑都是令人失望的。他们或者选择了避而不谈,或者选择了蜻蜓点水,或者选择了善意的谎言。这两代人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青少年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高二女生陈韵认为,父母大可不必撒谎,其实可以把精子和卵子相遇产生受精卵等过程编成一个形象的童话,在孩子首次提出这种问题时给予认真的解答,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下“性美感”而非“性罪恶感”。在“最想和父母交流什么”的问题上,答案是五花八门,包括早恋与性有什么关系,该怎么样对待暗恋同学,想看“黄碟”是否就是坏事,爱情和友情的区别,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性该公开到什么程度等。

    上一代这种性教育的确实将直接导致两代人的亲密程度,在不良的家庭氛围中还会引起代际冲突,更为严重的是,还将影响下一代的人生轨迹。对于性的问题,不去科学引导,愚昧必定象阴影一样笼罩在它上面。那些在性问题上失足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没有得到过正常的性科学知识教育,当他们小小年纪就要品尝生活的苦果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应该作些什么反思呢?

    青春期是“多事之秋”,不少性罪错和意外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父母既要重视科学的性教育,更要对子女采取保护措施,不让他们受到伤害。美国心理学家纳瑟丽·巴托博士认为,母亲跟女儿一起谈论性爱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而且重要。她说,现在的女孩子受到来自性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到19岁的年龄,50%的美国少女已经怀过孕。

    为了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首先要面对现实,而不是回避问题。家庭和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孩子身体的成熟,他自然要了解性的奥秘和性的知识,如果他不能从我们这儿探听到,他就会从其他途径得到,如从书本上、电影上,甚至在街上等,哪个途径更为可靠,准确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明智的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应该采用一种客观的和坦诚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性提问,既不可掩饰应付,欺骗孩子,更不可斥责孩子,这样才能建立起轻松友爱的家庭氛围,避免出现严重的代际冲突。

    其次,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某些行为要多多加以理解。家长的性教育不应以自我为核心,应以孩子为中心,从真正为孩子着想,为了他们幸福、健康成长的角度,去关心教育孩子。约束从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作为父母不可对孩子对性的关心与投人百般指责、挑剔,而是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而是因势利导,缩小代沟,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此外,性教育宜早不宜迟。儿童很早就意识到男女在身体上的差异,这是最早的性的意识,有的举动不妨解释为是性的自我刺激,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做父母的不要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才开始教育,应在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及时、科学、通俗地解答孩子的各种性提问,培养子女的性别角色,使女孩向女性化方向发展,男孩向男性的方向发展,这样做会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会使孩子的性意识、性观念前后一致,更能够适应未来的生活。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开发区长宁街11号 邮政编码:036000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